第412章 赣川之行
接下来的半天,刘光天就坐在办公室里,静静地看儿子处理公务。
他接打电话,主持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听取两个偏远县项目的进度,审阅了财务部送来的月度报表,期间还婉拒了一个不必要的社交饭局邀请。
整个过程,刘振华展现出的是一种高效的掌控力,而非被事务缠绕的忙碌。
他清楚地知道每个环节的关键点,懂得授权,也懂得在何时必须亲自把关。
傍晚,父子二人在办公室附近的餐厅简单用餐。
“爸,您这次之后,感觉……”刘振华敏锐地察觉到父亲身上那种难以言喻的变化,一种更深沉的平静和释然。
刘光天没有直接回答,他看着窗外华灯初上的永州城,缓缓道:
“看到了很多,也想通了很多。人啊,终其一生,可能都是在寻找一种心安。”
他转回头,目光温和而肯定地看着儿子,
“振华,你在这里做的,就是在为很多人创造‘心安’的基础——有工作的心安,有学堂的心安,有盼头的心安。”
他端起茶杯,以茶代酒,向儿子示意:
“你做得很好,比我期望的更好。”刘光天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,他目光如炬,直视着儿子的眼睛,
“蜀都之行,你证明了自己是一员能独当一面的‘将才’;
而赣川这盘棋,你运筹帷幄,已显露出统揽全局的‘帅才’风范。我现在彻底放心了。”
这句话,是最终的认可。
刘振华清晰地感受到了父亲话语中那千钧重量,他深吸一口气,肩背挺得笔直,郑重承诺:“爸,我必不负您的信任。”
次日,刘光天没有再提出去看任何具体项目。
真正的成果,早已不在某一个合作社或某一间教室的实体呈现,而在于儿子那间高效运转的办公室,在于那个被他搭建起来的精密系统,更在于那些被他点燃了理想之火、正蓬勃成长的本地人才心中。
临行前,父子二人再次并肩立于那幅铺满整面墙的赣川地图前。
“振华,”刘光天的语气陡然转为沉凝,带着一种被时光淬炼过的紧迫感。
他的指尖缓缓划过地图上山川的脉络,仿佛在触摸这片土地深沉的脉搏。
“我们的时间不等人。华兴可以等下一个风口,市场可以等下一个机遇,但是——”
他话音一顿,目光如炬,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:
“这千千万万个家庭等不起!那些渴望改变命运的孩子,他们的人生,等不起下一个五年、十年。”
他倏然转身,眼神灼灼,指令清晰如军令:
“一个月内,完成此地的交接,务必平稳过渡。然后,从赣川和蜀都的核心团队中,遴选最精锐、最深刻理解‘华兴模式’灵魂的骨干。他们,将是我们播向全国的种子,是组建新战略指挥部的基石!”
他的手臂在空中决然挥过,划出一个涵盖山河的弧度:
“‘华兴模式’已然在蜀都和此地得到验证,是时候突破西南一隅的格局了。我决定,在全国的版图上,将我们已验证的星星之火,”
他声音陡然提升,如金石铿锵,“点燃为普照四方的燎原之势!”
这番话语,如同一道划破长空的惊雷,正式宣告华兴集团一个全新战略时代的开启。
刘振华凝望着父亲,眼中不仅有对使命的坚定承接,更被那“燎原之势”的壮阔前景,点燃了前所未有的澎湃激情。